首页  资讯  会展  采购  配套  出口  三资 

 当前位置:资讯 > 行业新闻 > 热点评论

热点评论

董扬:对固态电池的看法

时间:2023-09-06 来源:汽车供应商网  作者:董扬

近来一直有人问笔者,传闻日本著名汽车企业将于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应用,是不是真的?如果是真的,会不会使我国现在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优势丧失殆尽?这也是笔者关心的问题,为此,还专门咨询了一些国内专家,参加了今年三月举办的日本东京动力电池展,访问了两家日本大汽车企业。对于这个问题,笔者的看法是:

  一、日本企业在固态电池方面确实有明显进展,已开始产业化准备。至少有两家大日本汽车公司都已宣布了在2028年前后开始装车应用的计划。今年,东京国际动力电池展上也有固态电池产业链有关产品展出,说明已具备初步产业化条件。尽管日本企业的固态电池计划有过多次推迟,这一次看来是真的。对此我们应该重视,而且要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给予更多重视。

 二、日本的全固态电池尚处于产业化前期,可靠性耐久性尚待考验,成本也不可能低于液态电池。因此固态电池并没有表现出全面取代液态电池的趋势。比较科学的态度应该是,把固态电池看成是当前液态电池的发展和补充,而不是取代和颠覆。事实上日本业界也并没有停止对于液态电池的研究与开发。

 三、我国在动力电池方面的优势近期内不会被超越。液态锂离子电池经过20多年的发展,安全问题、冬季续航问题的短板已逐步被补上。产业生态已经形成,成本已大幅降低。即便日本的固态电池研究成功并应用,也需要时日完善性能、改进工艺、降低成本。液态锂离子电池在中近期内肯定是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。从反方面看,固态电池对于液态电池不存在材料、资源壁垒和像光刻机那样的技术壁垒,以我国目前的产业体量和研发投入,即便被暂时超越,也完全可以迎头赶上。

 四、我国应发挥体制优势和产业优势,组织国家专项开展固态电池及先进电池基础技术的研究。一是基础研究原本就是我国的短板,现在,我国已成为科技大国,理应加强。二是在动力电池方面,应该“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”,通过加强基础研究,巩固我国的产业优势。三是在研究中,要布局多种技术路线,分兵把口,防止别人捷足先登。还要发挥体制优势,沿产业链开展系统研究。

 五、还有一句题外话,我们应该开展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规划战略研究。我国在相对落后的产业领域,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已有丰富经验。而对于有优势的产业,应该如何保持优势则缺乏经验。这一规划战略研究的重点应该包括:基础科学技术研究,资源规划研究,先进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,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等等。


【作者简介】


知名汽车产业评论家,清华大学汽车专业研究生、工学硕士。曾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、北汽集团总经理、北京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、北京市人大代表。曾发表过近百篇汽车产业发展评论。现任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、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




企业推广 | 广告合作 | 友情链接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意见反馈 | 网站地图 | 加入我们 | 邮箱登录
版权所有:中国汽车供应商网 Copyright © 2015-2025 京ICP备09065995号-4

E-mail:service@qcgys.com , info@qcgys.com
电话:010-88560270、68420981
QQ:35532167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  • 更多配套相关信息
    请扫码关注公众号

  • 关闭